Tuesday, February 14, 2017

journey in Sweden 53

journey in Sweden 53

來分享瑞典的房子

在旅行當中,我非常喜歡觀察他們的房子.從鄉下到市區 郊區到河岸旁的昂貴住宅,帶給我很深的感觸。
在捷運月台上拍下的照片,這就是他們市區或是鄉下大樓的樣子,基本上他們的外觀就是就是沒有造型。

在瑞典 很簡單,所有的一切都是以人為本。 像是超市幾乎就是在捷運旁 方便大家回家順便購物,觀察每一個房子的結構,非常極簡。就是窗戶一定要大,採光一定要好,每一棟之間 棟距一定隔很遠,避免有採光不足的問題。每一戶都會在窗戶的窗台上佈置,不管是鄉下到都市一定都要有大陽台, 可以放上椅子和桌子,足以讓你在陽台上好好的休息或喝茶。很少人曬衣服 因為大樓的一樓都有附設免費的洗/烘衣機,居家附近也一定會有大公園。

也許大家會覺得 因為瑞典土地大阿,所以他們也不會有土地不夠的問題,沒錯但是房子的數量尤其是大樓對當地居民或是外來學生基本上是不夠的,所以要租屋也是有困難度,導致於房地產在當地也是愈來愈高 但不會因為如此 房子就拼命猛蓋狂蓋, 沒有這種情形。
當地的選舉基本上,會聽到他們會希望政府拿錢來出蓋 ,不是人民自己蓋,所有一切 都要考量以人民的福祉為最高指標
每一個細節 他們所做所為都是為了好品質的生活為指標,從個人到政府。這是他們最根本的價值觀

近起年 看到台灣的土地這樣狂蓋猛蓋,因為公共建設帶動了房產,所以建商用盡所有可能想要撈一筆
很多房子為了要多蓋一些 基本上整棟建築也不是方正的,採光也很有問題,只為了用盡所有可能的土地來蓋多一點,賣多間一點
有時候 我都有點不敢相信 我們為了賺錢 可以把葡式蛋塔的效應發揮到我們這麼小 該好好珍貴的土地上

蓋房子本身沒有錯,是動機.是不是以人民的福祉或是住起來很舒適為指標而去設計這個房子 去動用這塊土地
也或者 其實那塊土地應該擁有更好的發揮 像是蓋公園 讓大家有一個好好喘息的空間,一個更均衡的生活

國外的月亮沒有比較圓,生活環境是由每一塊土地上的人民所創造
台灣是一個很好的地方.我們小而美,我們的土地真的很珍貴.珍貴到我們還是想盡辦法去挖 只為了賺得這一時..
留下的 只是我們的後代 去承受這一代的行為和被破壞的土地....

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指標...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